有群新入行的天使投资人找到我,让我帮他们评估几家正在考察的初创公司。当我说出那家所有人眼里最有潜力的公司有问题时,他们都懵了。说实话,那家公司确实有不少亮眼的地方——问题明确,解决方案吸引人,早期用户也挺多。可他们最兴奋的点,恰恰是我最担心的:就是那两个创始人。
这家公司是两个发小一起搞的。他俩斯坦福时就是室友,毕业好几年了还住一块儿,创业点子也是俩人一块儿想出来的,工作也是一起辞的。现在就属于那种,日子基本围着便宜的墨西哥卷饼和通宵编程转的创业搭档。
那些天使投资人说,这俩创始人关系好得不能再好了——好到他们坚信,关系这么好,肯定能互相推着走向成功。
我可不这么看。
当私人关系成了职场绊脚石 #
创业这事儿,有朋友一起当然舒服又安全。我懂,我自己就经历过这事儿——我第一家公司就是跟我一个打小就认识的哥们儿合伙开的。我们小时候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对方家里过夜,有只有彼此才懂的梗,连家里的亲戚朋友都认识。基本就是亲兄弟一样长大的。所以啊,理论上讲,我们俩已经准备好面对创业圈里所有的妖魔鬼怪了。
可创业公司哪儿管你什么成长故事啊。它们在乎的是凌晨两点的战略争论,是投资人施压下的转型计划,是功能延期上线或用户流失带来的烂摊子。这些可不光是技术问题,它们更是人际关系的压力测试。而且,是那种大的压力测试。就算你是最好的朋友,这些也不会变得更容易。
说真的,我们的友谊非但没帮我们更好地面对创业挑战,反而让我们逃避,因为那些挑战,最终都不仅仅是创业挑战了。它们直接变成了严重的个人关系挑战。你想想看,当你的联合创始人也是你最好的朋友时,一句“不行”或者“先等等”,很容易就不再是策略建议,而是直接感觉像人身攻击了。
比如,我记得我跟我那个好哥们儿兼联合创始人,就产品界面设计吵过好几十次,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。当然,那本该是工作上的分歧,但我跟你保证,当时我真的也觉得受到了个人背叛。
说到底,我都分不清自己是气产品选择本身,还是气一个本该是自己最好朋友的人,竟然不给我支持和信任……这样搞创业可不行。这也就是和朋友一起创业最核心的风险。友谊会把错误放大,因为创始人很难把工作上的摩擦和个人身份区分开来。你得不到纯粹的冲突,你得到的反馈总是带着情绪包袱。你得到的只有越来越模糊的界限,而且赌注越大,界限就越模糊。
为什么摩擦比友谊更重要 #
对了,这可不光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。没错,我跟我最好的朋友一起创业确实费劲,但我还亲眼见过几十个早期团队也是这么栽跟头的。一开始可能大家兴高采烈——“我们都能接对方的话茬!”——但往往很快就变成各种回避:回避艰难的谈话,回避绩效评估,回避那些可能让对方觉得被冷落、不被重视,或者最糟糕的,觉得可有可无的决定。
简单来说,当你的创业公司依赖的是一个你像家人一样爱的人,你就做不出客观的决定。你只会做保护性的决定。而保护性的决定,是要公司命的。
说起来,你跟联合创始人打交道时,应该跟“保护性”完全反着来才对。这是因为一个好的合伙关系,更多的是由“摩擦”而不是“友谊”来定义的。摩擦才能让团队更锋利,让公司更好。你需要一个能挑战你、能看到你盲点、敢在会议上跟你拍桌子、敢说你引以为傲的功能很傻逼的联合创始人。你需要一个为了公司好,而不是仅仅为了你好的人。最重要的是,你自己也要能完全放开地,给你的联合创始人提供同样级别的批判性合作。
这意味着,找联合创始人这事儿,核心是找到那个最适合和你一起把公司做起来的人……而不是那个你最喜欢一起吃披萨的人。别老想着你们在Tinder上能不能配对成功,而是要想想,你们俩能不能在工作强度和对要做的事情的激情上,互相匹配。
我敢保证,创业史上那些最牛的合伙关系,可不是在夏令营或者深夜酒局上建立起来的。它们都是从孵化器、黑客马拉松,或是对某个特定市场或问题有着共同的痴迷中诞生的。这些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尊重、技能互补,以及对角色和职责清晰的理解。
当这样的联合创始人关系奏效时,那真是太棒了。很多时候,它们甚至比最亲密的友谊还要美,因为除了极度的投入,它们还非常专业。他们不仅脾气秉性合拍,更重要的是使命一致,这种一致性让他们能够挺过大多数友谊会沉没的暴风雨。因为在创业公司里,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喜欢你的联合创始人。而是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,你们俩能合作得多好。而且记住,在创业公司里,总会有大事出岔子。
这可不是假设。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。
所以啊,联合创始人之间感情深厚,理论上听起来确实很美好。但真正预示潜力的,是那些对他们正在做的事充满热情的联合创始人。当你找到这样的联合创始人时,你才知道他们真的有戏,能把事情做成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【WellthyHackers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