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个月前,我彻底卡住了。
我爱死业务里那些有创意的工作了。比如跟客户聊天、设计新产品、写写东西,简直就是我的快乐老家。
可好几年了,我一直被那些重复又不得不做的破事儿给埋住了。估计你也能体会。
我说的是找客户线索、写报告、发邮件、跟进这些。
那张待办清单总是赢家。我的日程表看起来就像是玩俄罗斯方块玩砸了。
那时我就琢磨,AI现在这么火,我能不能把这些又无聊又重复的工作都自动化了呢?
不是那种简单的聊天机器人或者小助手,而是能实打实干活儿的“代理”。
于是我决定试一试。结果嘛,你猜怎么着?
我想解决的三个大痛点 #
我混一个挺大的创业者社区,大家都在讨论怎么在业务里用AI。最近我们对6000多名个体创业者做了个调查,结果发现,大家最头疼的三个问题简直扎心啊:
- 客户线索不够多
- 客户转化率低,搞不定潜在客户
- 没时间管理所有事情
我自己也是这样。
如果你也是个个体创业者,你肯定懂这个套路: 没线索 → 没客户池 → 没客户 → 没收入 → 没时间解决。恶性循环啊!
我的目标可不只是“省时间”。我是想打破这个循环,给自己多腾点喘息的空间,好能好好发展。
搭建我的第一个AI代理 #
我从最简单的开始。我把我第一个流程——生成客户线索——在便利贴上画了出来:
- 去哪里找最理想的客户线索?
- 我需要收集哪些数据?
- 怎么筛选这些线索?
- 多久更新一次名单比较好?
然后,我就用AI工具,再搭点轻量级自动化小工具,做了一个“客户开发代理”:
- 抓取目标网站和平台上的信息
- 丰富数据(公司规模、行业、地理位置)
- 根据匹配度给客户线索打分
- 每天输出一份干净整洁的名单
大概花了两周时间,才把整个流程和提示词给调试好。
可当我第一次打开收件箱,看到一份整整齐齐、优先级别都排好的客户线索名单等着我时,我彻底着迷了。
扩大我的AI“工具箱” #
尝到甜头后,我又做了两个代理,来解放我更多时间:
内容代理
起草并安排每周2-3篇文章的发布。它会从我的创意库里抓取灵感,并根据不同平台调整语气和风格。
光这一个代理,就替我省了无数个“我今天该发点啥?”的脑力消耗。
交付代理
能生成我80%的客户报告——分析数据、总结洞察、起草初稿。
以前我每周得花6-8小时,现在只要1-2小时。
改造前后大对比 #
改造前:
- 每周花4-5小时去搜集客户线索
- 冷启动客户开发,回复率只有2%
- 60%的时间都被重复性任务给吞噬了
改造后:
- 每天都能收到新鲜的客户线索
- 转化率达到15-20%的“热乎”客户开发
- 有更多时间做策略、搞客户服务、开发新产品
但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?是精神状态。
当你不再被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淹没时,你的创造力就回来了。你能做出更清晰的决定,眼界也更开阔了。
我需要多高的“技术含量”? #
这一点很重要:我可不是什么程序员。
我是用现成的AI工具,再加一点点无代码工具(像Zapier、Aminos、ChatGPT)来“粘合”起来的。
好消息是,只要你能写清楚指令,然后耐心点迭代测试,你也能做到。
我学到的经验 #
- 先解决痛点,别只顾着技术 → 别老想着那些“酷炫”的工具。先搞定你最耗时间的地方。
- 提示词的“工程”很重要 → 清晰、详细的提示词,能带来天壤之别的结果。
- 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→ 我的代理们每周都在进步。第一个版本,仅仅是个开始。
- 人与AI结合 → 我可不是“一劳永逸”地扔给它就不管了。我还会检查并修改最终的输出。这更像是一种协作关系。
- 先从小代理开始建 → 别想着一下子就把整个业务都自动化了。先自动化一个清晰明确的任务,然后再往上叠加。
下一步计划 #
这还只是个开始呢。
我现在正在测试新的代理,比如:
- 客户入职流程
- 撰写方案
- 会议纪要总结
- 更高级的邮件分拣
我坚信,一年之内,我个人业务中80-90%的“繁琐杂务”都能由AI代理搞定。
为什么这对个体创业者很重要 #
AI可不只是一股潮流。它更像是一个“力量倍增器”。尤其对于那些想发展壮大的个体创业者和小型团队来说。
我们大多数人可没那个条件,能雇个5-10人来扩大规模。AI代理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“杠杆”。
如果你现在就开始着手搭建,那你就走在了前头。
如果你等上一两年,你就要跟那些拥有“代理团队”、一天24小时无休无止为你工作的创业者竞争了。
如果你也好奇AI代理能在你的业务中发挥多大作用,我这儿准备了一个快速的AI营销评估表。快去拿一份吧。
特别想听听其他创业者的想法。你们有没有尝试把AI代理融入到自己的业务里?效果怎么样?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【WellthyHackers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