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轉到主要內容

長篇內容已死?長篇內容永生!

別相信那些網路『大師』的鬼話,不是所有人都只有蒼蠅那麼點專注力。
#

我這個人啊,特別討厭行銷圈裡那些『蓋棺論定』式的論調。你呢?

「SEO(搜尋引擎最佳化)早就死了。Facebook喔,那是你奶奶才在玩的東西。現在誰還看廣告啊?電視廣告那都是浮雲,根本沒人鳥。」

我說,查德,這些東西可都沒死啊。只不過是你自己根本不知道怎麼正確使用它們,或者它們根本不適用於你所在的產業罷了。

你看,就連MySpace(聚友網)這種老掉牙的平台,現在都還有人在上面成功搞行銷呢!

今天呢,我想好好聊聊我最最看不慣的那一套說法——「現在沒人看長篇內容了,所以文章越短越好。」

錯!大錯特錯!

我來告訴你為什麼——我會拿出真憑實據(!)以及我一個客戶新版首頁的案例給你看:那可是一堵密密麻麻的文字牆,沒有影片,沒有花俏的轉場,什麼都沒有。


『長篇已死』這鬼話到底從哪冒出來的?
#

專注力碎片化啦、資訊爆炸啦、科技進步的確能幫我們很多,但時間卻越來越少……什麼都沒時間了。

隨便你挑一個吧——這些都能被拿來當作行銷人過早宣判長篇內容『死刑』的理由。更糟的是,它們大多頂多算是半真半假,而且和長篇內容的衰落之間,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係

我敢說,這種『消亡論』純粹就是個自我實現的預言,沒別的。一個『大師』說了,十個『幫兇』跟著搖旗吶喊,嘿,這下好了,滿大街都是這種老掉牙的建議了。

不,人們的專注力根本沒有變短!他們能津津有味地讀完托爾金的長篇巨作,也能一口氣追完一整季自己喜歡的電視劇。

只不過是,不是人人都是托爾金,也不是人人都能像個好導演那樣,能把人牢牢吸引住。


大家也根本沒有把『跳讀』當成常態
#

我見過太多次這樣的場景了:

寫短句,甚至寫比句子還短的段落(沒錯,現在段落能比句子還短),因為大家都不讀了,只跳讀。

於是

我們最後

都寫成了這樣

尤其是在

社群媒體上

這簡直就是…

『兄弟詩歌體』(寫起來都覺得折磨!)

跳讀可不是什麼『新閱讀方式』。大家跳讀,只是為了趕緊搞清楚哪些內容值得一讀,哪些不值得。所以呢,好好排版你的內容沒錯(用小標題、項目符號、分段,偶爾加粗字體來強調重點)。但那種『兄弟詩歌體』根本沒必要,讀起來反而比正常的段落還費勁。


為什麼你需要長篇內容
#

短篇內容,就是你在社群媒體上滑到的那種,它們的目的就是抓住你的眼球。一個巧妙的措辭,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,甚至偶爾來個自拍,都能讓你停下滾動的指尖。

它們能讓你短暫地關注一下。

然而,這並不是最終目標。最終目標是留住專注力,而不僅僅是吸引專注力。

如果你能讓你的受眾從讀你那篇只有一百來字的社群媒體貼文,到主動去閱讀你的長篇郵件、部落格文章,或是觀看你的長影片,那你就真是大獲全勝了。

因為那些願意花時間閱讀你長篇內容的人,更有可能轉化成真正的客戶。

如果他們信任你,願意把寶貴的時間交給你,那麼他們也非常有可能信任你,把自己的錢也交給你。


用數據打臉『大師』:為什麼長篇內容在各種平台上都最吃香
#

最近Google演算法洩漏的事件揭示了一個SEO專家們早就心知肚明的秘密:使用者在頁面上的停留時間(又稱『駐留時間』)是影響排名的重要因素。

即使這個會話最終是以跳出結束(使用者沒有造訪其他頁面),Google演算法也會認為這個頁面是有用的,因為人們花時間在上面閱讀。停留時間越長,效果越好。

在SEO領域,如果其他因素都相同,長篇內容總是能獲得更好的排名。

無數研究都指向同一個結論:你寫得越多,能添加的相關關鍵字就越多,你的排名自然就越好。

這也是為什麼我對自己網站的平均駐留時間非常滿意。有些頁面能達到4分鐘以上,而整個網站,包括像訂閱郵件這種短頁面,平均駐留時間能超過1分鐘,這已經非常棒了。

經驗之談:你希望整個網站的平均駐留時間超過30秒,而關鍵頁面的平均駐留時間能達到2分鐘以上。

YouTube影片也是同理——你留住使用者專注力的時間越長,你的影片排名就越靠前。

現在,讓我來給你看我去年最值得驕傲的時刻:


你從未見過最『奇葩』的首頁:1800字的文字牆
#

這頁面是我為我一個代理客戶寫的。它跟市面上任何其他首頁都長得不一樣。

大多數首頁都像是過動症的誘發器,堆滿了亮閃閃的按鈕、影片、圖片、各種顏色等等。

可是這個頁面呢,就一句話:要嘛好好讀,要嘛走人。

那他們讀了嗎?

讀了,真的讀了。自從我們上線這個頁面以來,我客戶的轉換率增加了兩位數。在XaaS(一切皆服務)這個領域,這簡直是巨大的飛躍。

截圖的時候,這個頁面剛上線沒多久,還沒完全被收錄。即便如此,它也已經激起了人們的興趣,並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成果:

  • 來自LinkedIn(領英)聯絡人的幾十封郵件
  • 投資者的關注(!)
  • 社群媒體上鋪天蓋地的討論。

為什麼它會成功
#

首先,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因為它與眾不同。既然它不是你平常在首頁上看到那些陳腔濫調,人們自然會好奇。文章開頭那個『sucks』(爛透了)的詞也起了作用。

於是,他們就繼續讀下去了。

此外,它非常真誠、透明。沒有任何自稱『最佳』的空話,只是一個誠實地講述了在這個產業裡15年歷程的故事。

你不需要什麼點擊誘餌式的標題,也不用那種短得可憐的『兄弟詩歌體』來阻止使用者滑動、增加停留時間。你真正需要的是優質、透明的內容,長度什麼的根本不重要。

其他的一切,都是雕蟲小技。而雕蟲小技,從來都走不遠。


你是不是也該把自己的首頁改成一大堆文字牆?
#

我承認,我也動心過。我的客戶之所以想要這種形式,是因為他們很清楚,他們的故事加上我那大膽又犀利的說故事能力,正是打造一份『宣言』的絕配。

當然了,我也想著把這套複製到自己身上。也許我還會這麼做,現在還說不準呢。

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適用於所有人。

你看,我的客戶是這個產業的領軍者,是iPaaS(整合平台即服務)領域的老兵,他們甚至親自塑造了這個產業。所以他們有本錢去劍走偏鋒,敢在頁面標題裡用『sucks』這種詞,敢說『去他的最佳實踐,我們自己來制定規則!以前不也這麼幹過嗎?』

順帶一提:他們的團隊也真是非常非常大膽。我提過的任何建議,他們都願意嘗試——而且我們合作都七年了。你需要有點真材實料的『膽量』,才敢考慮這種實驗。

實話說,不是每個首頁都需要顛覆性或是長篇的。如果你在你的產業裡還算個新人,那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地弄個常規首頁,作為你品牌的入門介紹。

如果你的業務更依賴視覺效果而不是資訊量,那也最好用常規首頁。


不過,無論你賣什麼,總歸要有個地方放長篇內容。
#

無論是你的首頁、你的部落格、你的YouTube頻道,還是你的郵件——你總得有個辦法,去留住那些你辛辛苦苦吸引來的專注力。你得給人們一個機會,讓他們真正了解你,了解你的理念,你的價值觀。

很多時候,人們之所以選擇購買,或者在眾多服務商中選定一個——尤其是在顧問業——並不是因為最終結果有多麼天花亂墜。它更多的是口碑,以及你的價值觀和他們的是否契合。

你聽起來像不像一個我樂意一起喝杯酒的人?如果是的話,那我會更傾向於向你購買,而不是向一個價值觀截然不同的人。

所以,拜託了,別再聽那些『大師』瞎唬弄了。長篇內容行得通,而且它永遠都會行得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