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轉到主要內容

我從小英語就講得結結巴巴的,但還是在網路上賺到了第一桶金。我是怎麼辦到的呢?

不,這不是什麼90天速成指南。
#

Image from the author

一方面,我幫公司高層代筆寫東西;另一方面呢,每次傳訊息或是寄信前,我還是得先問一下ChatGPT,文法有沒有問題。

這不代表我沒什麼本事,反而說明我還在學習,而且我打算這輩子都不會停下來。

三年前,我開始做這件事,可不是因為我一開始就是個寫作高手,純粹是因為我沒有傻傻地等那個所謂的「完美時機」。

  • 我以前講英語還是結結巴巴的,開會時也常常手足無措,但不知道為什麼,那些生意最後還是被我談成了。
  • 我被拒絕了一次又一次,但最終還是找到了工作和寫作的案子。
  • 有好幾次,因為文法錯誤被點出來,我真的覺得很尷尬。

但每一次,都讓我學到一點東西,好讓下次表現得更好。

因為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變成高手,高手都是在不斷犯錯和改正中,慢慢磨出來的。

我老家是個小山村,職業選擇就那兩三種比較主流。一開始我完全兩眼一抹黑,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。花了一年時間我才搞懂要從哪裡開始,又花了兩年,才摸索出什麼事情既有意義又能養活自己。即便如此,我還是會不時問自己:我這樣折騰到底圖什麼啊?就因為腦子裡總會冒出一堆沒頭沒腦的問題,根本不受控制。

而大多數人錯就錯在:

他們總想等自己百分之百準備好了才開始。

「等我徹底掌握了再說。」

但事實呢?

不開始,你永遠成不了高手。

你永遠只有兩種選擇:

  1. 今天就開始,兩年後你會發現自己到了個全新的地方。
  2. 繼續等,然後就一直待在原地。

如果你是第一種人,那恭喜你,你來對地方了。

我來分享三個步驟,它們幫助我成長、進步,而且一直走在正確的路上。

這些不是什麼花俏的技巧,而是值得你長期堅持的好習慣:

第一步:對自己狠一點,誠實面對自己。
#

停下來問問自己:

  • 我在哪裡搞砸了?哪裡做得不夠好?
  • 哪些技能還需要好好打磨?
  • 最近我在哪裡卡關了?
  • 有哪些事情是我一直逃避,但又非做不可的?
  • 我又擅長什麼?

好好審視一下自己。

因為進步的起點就是接受自己。當你真正面對自己的那一刻,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在成長了。

在審視自己的時候,順手把解決方案也記下來,列出那些微小的行動,並且記錄下你的收穫。

現在,我們來看看第二步。這一步可是我跌了無數次跟頭,才慢慢總結出來的。

第二步: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。
#

當你在列出要採取的行動清單時,別犯我以前的那個錯誤:

我以前總想著一口氣搞定所有事。

結果呢,一個星期後,有些事就忘了做;一個月後,當初開始的一半都記不清楚了。

所以啊,儘管我做了自我分析,問題還是老樣子,沒什麼變化。

直到我做出了這個改變,情況才徹底扭轉:

  • 一次只邁一步。

如果我列了5個問題,就先挑一個去解決。

搞定它。從中學到東西。然後,再接著搞下一個。

做出這個改變後,進步變得肉眼可見。這讓我能一直堅持下去,而且做事的時候也不會覺得壓力山大。

第三步:為自己負責
#

那些成功人士,他們哪裡不一樣呢?

他們不會說:

  • 「我有這個問題,我就是太懶了。」
  • 「我就是這樣的人。」

他們會問:

  • 「如果這是我的慣性,那我今天能做些什麼,才能讓明天不再重蹈覆轍?」

他們不會只是得過且過,從而縱容自己的缺點。

他們會設計出適合自己的簡單解決方案,而且是那種讓自己能輕鬆地堅持下去的。

他們就是這樣做到對自我負責的。而這種負責的態度,正是他們與眾不同之處。

我曾在哪裡讀到過一句話:

「難堪,就是入場費。如果你連當個傻氣的菜鳥都覺得難為情,那你就永遠成不了一個優雅的行家。」—— Ed Latimore

問題是——你敢不敢付出這個代價?

要成為高手,先得做一個有韌性的菜鳥,永遠都在尋找解決辦法。

想賺到可觀的收入,首先得成為一個好學的學生。